首页 > 焦点 > 正文

天天快资讯:中国戏曲文化周:新空间新形式呈现更多精彩

2022-11-15 09:30:22来源:中国文化报  

原标题:

中国戏曲文化周:新空间新形式呈现更多精彩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文化报记者 刘淼

11月10日,第六届中国戏曲文化周(简称“戏曲文化周”)主场活动在北京落幕。“曲终人不散”,结束了在北京园博园、中国园林博物馆以及市内专业剧场等地的活动后,戏曲文化周还将有更多常态化活动走进基层、社区(村)、校园等,继续推广普及戏曲艺术。

这边厢“海岛冰轮初转腾”,那一处又有“戏韵芳华歌华夏”……作为知名戏曲文化品牌,日前举办的中国戏曲文化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和合共美”为年度主题,以戏曲艺术的传统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助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传统与现代和合,让艺术与生活共美。

据了解,本届戏曲文化周举办了演出、论坛、展览、游戏、市集、装置艺术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形式、空间以及传播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拓展,推动戏曲艺术普及,不断擦亮“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

一直锐意创新的戏曲文化周,今年更在时空拓展方面下功夫,通过“园林中的戏曲”“剧场里的戏曲”“网络上的戏曲”三个板块活动,为戏曲艺术传播、推广搭建起“三维”舞台,突破时间、空间阻隔,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吸引更多受众。

“园林中的戏曲,戏曲中的园林”一直是戏曲文化周的活动特色。本届戏曲文化周上,京剧、评剧、昆曲、北京曲剧、河北梆子的经典剧目在园博园内轮番上演。其中,升级后的园博园阳光剧场更加气派,每天名角儿荟萃、好戏连台,掌声、叫好声不断,成了众多戏迷进入园中的首选打卡地;在园博园闽园演出的《古厝西游记》,精简了传统的唱腔和对白,融入舞剧、哑剧、杂技、魔术以及京剧特有的表演技巧,让经典作品在山水之间焕发更蓬勃的生命力。在中国园林博物馆苏州畅园上演的微缩版昆曲《玉簪记》,让观众沉浸其中,深切体会昆曲之美。同时,本届戏曲文化周还在吉祥戏院、正乙祠古戏楼、长安大戏院、中山公园音乐堂等剧场分别为观众带来京剧全本《红鬃烈马》、昆曲《牡丹亭》《玉簪记》以及中国戏曲学院优秀教学成果展演、《群英荟萃 星曜争辉》专场晚会等精彩演出。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戏曲文化周系列活动引来众多社交媒体平台、视频类新媒体平台以及专业戏剧类平台等线上新媒体的关注。据统计,微博、抖音、快手、B站等10余家平台在戏曲文化周期间进行了21场演出直播,浏览量超过900万。随着戏曲文化周热度的上升,众多网络达人前来游园打卡,并通过自媒体分享他们在戏曲文化周“赏、游、玩、购”的经历,相关话题的浏览量、阅读量累计超过5000万。海外媒体也格外关注此次戏曲文化周,120余家海外主流网络媒体对活动进行了多语种报道或转载。据统计,本届戏曲文化周全网全媒总浏览量超过3亿。

除了精彩的演出,展览、游戏、市集、装置艺术等活动也在戏曲文化周期间引游客驻足,让他们乐在其中。

图文并茂的北京戏曲文化发展成就展、珍贵的黑胶唱片、唯美的京剧旦角艺术展示,让不少游客直呼“挖到宝了”。互动挑战、任务打卡游戏则吸引更多家庭参与。活动期间,许多父母带着孩子穿梭于园内,寻找“关公”“岳飞”“梁红玉”,在游戏中学习戏曲知识。一位家长感慨地说:“本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刷新了我对戏曲的认知。除了看演出,还能自己动手参与活动,孩子玩得开心,收获也很大,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戏曲的种子。”

此外,戏曲文化周在中央民族大学丰台校区特别设置了专场专区,组织开展主题演出、戏曲游园会等特色活动,促进戏曲文化在年轻人等各类群体中的传播。“小戏台”和“戏炫生活 共享小康”主题活动、“嬉戏”亲子剧场等戏曲文化周常态活动,还将深入基层社区(村)开展,持续推动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标签: 中国戏曲 戏曲艺术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