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点 > 正文

《中国奇谭》奇在哪儿?

2023-01-12 13:43:59来源:大众日报  

原标题:一部动画短片集仅10天就在B站斩获了近五千万的播放量,获得了9.5的豆瓣高分,真正成为“现象级”(引题)


【资料图】

《中国奇谭》奇在哪儿?(主题)

大众日报记者 李梦馨

今年国漫的开年惊喜,来自一部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

《中国奇谭》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牵头,十位导演参与制作,以“奇谭”为核心,讲了八个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的“妖怪”故事。三集播出后,仅10天就在B站斩获了近五千万的播放量,豆瓣八万多用户为其打出了9.5的高分,相关词条还屡屡登上微博热搜,就连官方旗舰店的周边商品也售罄,真正成为“现象级”。

在不少观众预定“年度最佳”的同时,动漫圈不绝于耳的口号“国漫崛起”也因《中国奇谭》的讨论掀起波澜。近年来,《大圣归来》《罗小黑战记》等优质国产动漫作品的出现,让观众看到国漫进步的可能,也对国漫寄予更多期望。每逢国漫佳作出现,相关话题难免要拉出来讨论一番。一个不言自明的情况是,讨论国漫崛起的前提语境正是国漫崛起还是个未完成的课题,符合国漫的实际情形是偶有佳作而爆款难出,尚未形成成熟的产业形态。

《中国奇谭》一部作品的成功,当然不足以承担国漫崛起的宏大讨论,但作为一个标志性样本,探讨其究竟“奇”在哪儿,足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上美文艺复兴”?

在《中国奇谭》的评论区,频繁出现这样的评论:“上美文艺复兴”“上美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上美即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如今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虽然光芒不同过往,但曾经的辉煌依然能让观众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与心目中动画的审美标杆画上等号。

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曾是中国动画的一块金字招牌,其出品的《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葫芦兄弟》《哪吒闹海》《天书奇谭》等经典动画凝结着一代人童年的记忆,在国际上颇有存在感,令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等人交口称赞。这些经典动画所攀至的高峰迄今难以逾越。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留下的作品依然夺目,不过更值得投诸目光的还是其基于中国传统绘画审美所开创的独树一帜的动画风格——融合国画、雕塑、剪纸、木偶、传统戏曲等传统文化元素成就的“中国动画学派”。这种由中国古典审美主导的艺术风格,是中国动画本土化探索的珍贵成果。

20世纪80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企业化改革,人才流失,陷入困顿。这种传统动画美学风格随着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落寞,此后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断裂。取而代之的是转习高度成熟的美漫日漫,基于新媒体技术手段的仿真美学风格,或遵循日漫头身比标准的二次元审美,或推崇以3D建模特效技术为基础的写实风格。比起开拓新的审美风格,仰赖已经被市场验证过的审美显然要保险得多,但似乎忽略了曾经大获成功的传统动画美学风格。

在美学风格近乎固化的国产动画中杀出来的《中国奇谭》,继承的正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传统美学风格。于是,在《中国奇谭》中,我们看到了记忆中熟悉的水墨画风及其携带的传统韵味。

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借鉴青绿泼墨,水墨融合光影,色彩清新,打斗场景也如同泼墨写意。第二集《鹅鹅鹅》是一个传统的志怪故事,配合志怪氛围,将素描与中国水墨画相结合,色调以黑白灰三色为主,配上饱和度极高的红色,造成奇幻诡谲的效果。全片以默片的方式呈现,中间穿插字幕,仅以第二人称的叙述提示剧情,信息被严格限定,颇具实验性。因此,在视觉呈现上,又并非传统的水墨风格,夸张的黑眼圈、人身狐狸脸……轻易让人感到恐怖怪异。

据介绍,整部剧集除了传统的二维、剪纸、偶定格动画,又有CG、三渲二等现代技术,从已经播出的剧集来看,以传统审美驾驭现代技术,在复兴传统美学风格的同时,形成了一种差异化的风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观众对此欣然买单。有博主这样评价,“看惯了现代技术动画片,对欧美日韩风疲劳之后,这个系列动画片有一种让人回归淳朴的感觉。”

传统IP故事如何翻出新意

如何讲好故事,是困扰国漫已久的问题。不可否认,国漫在技术上相较美漫日漫仍有距离,但近些年来,国漫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屡屡让人惊艳。相比之前,国漫更需要克服的是剧情硬伤。国漫的剧情质量每每引人诟病,如画面精良的《大鱼海棠》,核心故事却是一个烂俗的三角恋,其他角色沦为主角的陪衬。《新神榜:哪吒重生》的矛盾结构也是毫无新意的牺牲式成长,故事本位让位于视觉盛宴。

另一种趋势则是过度依赖传统文化资源,以“封神”为题材的就有《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新神榜:哪吒重生》《新神榜:杨戬》等,还有从《白蛇传》故事衍生而来的《白蛇:缘起》《白蛇2:青蛇劫起》等,大多数只是简单地挪用传统文化元素,并非由内而外地化用传统文化。在如何将传统IP故事翻出新意方面,《中国奇谭》提供了一种可能。

《中国奇谭》由八个独立故事组成,在统一的主题“妖”之下,分别讲述风格、剧情各异的故事,其中有古代故事、科幻想象,有乡土眷恋、唯美爱情,也有生命母题、人性思考。目前,《中国奇谭》已经上线《小妖怪的夏天》《鹅鹅鹅》《林林》三集短片。前两集皆以古典文学为资源,《小妖怪的夏天》从《西游记》而来,《鹅鹅鹅》则直接改编自《续齐谐记》中的《阳羡书生》。

与其他的《西游记》衍生作品不同,《小妖怪的夏天》中师徒四人并非主角,除了后半段四个镀着金光的模糊剪影和声音出现,师徒四人始终面目不详。真正的主角则是一个无名无姓的小猪妖,为了完成大王吃唐僧肉的心愿,忙得团团转:准备了一千支箭,为了提高命中率积极创新,结果想法被全盘否定;被迫用自己的毛刷油锅,一根猪毛都没剩;准备一千斤柴烧火,因为大王临时改变想法,又要砍两千斤山胡桃木。所有准备都没派上用场,最后还因为无意中撞破大王布置的陷阱,被狼妖追杀,险些命丧于孙悟空的金箍棒下,幸运的是被孙悟空拯救。

小猪妖勤勤恳恳做工,却一而再再而三遇挫;想出去闯荡一番,却被母亲告诫跟着大王修炼成精才是正道;小猪妖心中无所不能的大王,轻易就被师徒四人打死……正如《小妖怪的夏天》的英文译名“nobody”一样,观众从中看出了打工人的不易、普通人的辛酸,也在小猪妖与母亲的互动中感到温情。虽然灵感源自经典IP,但在叙事上贴合现实,依然能引发观众共鸣。

在《西游记》的衍生文本中,不管是大话戏说还是揭露残酷物语,视线的焦点总无非是师徒四人,《小妖怪的夏天》别出心裁地转向边缘人物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到现代职场环境,也可以解释更广泛的人际关系,诙谐中透露着心酸,情节简单却也有反转突变,20多分钟的时间里讲透了一个小人物的故事。

《鹅鹅鹅》则无意于对经典文本进行现实主义风格的改编,极尽书写古典文学的志怪本味。货郎背着两只大鹅送货,路上遇到一只狐狸公子,应要求将其背到山顶,狐狸公子与货郎喝酒,请出自己的心上人兔妖,兔妖趁狐狸睡着,也请出自己的心上人野猪妖,同样野猪妖又请出了鹅妖,货郎却对鹅妖动了心,正在犹豫要不要成为鹅妖的心上人时,狐狸公子醒来,一切复归旧样。配合优秀的视听语言,恐怖惊悚之感油然而生,又忍不住对天马行空的想象叹为观止,故事内涵晦涩难言,更让人回味无穷。

国漫崛起任重道远

可以说,不管在美术风格还是叙事方式上,《中国奇谭》走了一条不同于当前多数国漫的路。

在追本溯源时就能发现,其实所谓的国漫,并非原生概念,而是有意区别于美漫日漫的后天说法。究竟什么是属于国漫的核心定义,仍有待无数动漫从业人员在实践中不断填充、修正和定型。在对美漫日漫学习的过程中,国漫仍然在叙事方式与美学风格上探索自己的道路,这是一个正在进行时的长期任务,可以说任重道远。

《中国奇谭》的成功或许能够证明,比起亦步亦趋地跟随他者,挖掘出本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更有助于提高国漫自身的辨识度。当然,《中国奇谭》只是一部实验性的短片集,因而不必过分抬高它的位置,但在无数种探索中,我们应当看到其开辟新径的努力。而真正的“国漫崛起”,需要的正是这种开拓国漫边界的作品能够源源不断地出现。

标签: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传统文化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