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点 > 正文

当前短讯!公共文化服务向沉浸式体验进发 正在解“沉浸式”这道难题

2023-04-04 10:37:10来源:中国文化报  

原标题:公共服务

现代科技为沉浸式文旅体验提供了良好基础,公众对沉浸感的需求促使公共文化空间不断革新,本版围绕公共文化领域沉浸式体验的热点案例,以及打造沉浸式文旅公共服务体验的难点和问题,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及业界人士共同探讨。

探索篇


(资料图)

公共文化服务向沉浸式体验进发

中国文化报记者 王彬

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政策,鼓励发展沉浸式体验。2022年11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五部门联合印发的《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指出,“推动文化展馆、旅游场所、特色街区开发虚拟现实数字化体验产品,让优秀文化和旅游资源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活起来’”“鼓励一二级博物馆、具有条件的旅游活动场所设置沉浸式体验设施设备”。由此可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是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有效转化场景,也是沉浸式体验设施设备的重要应用场景。

在政策利好的情况下,沉浸式文旅体验如何后来居上,值得期待。

新群体:打造年轻人的活力主场

上海姑娘吴侃和她的3位好友是沉浸式戏剧的忠实粉丝“我们下一站计划去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感受文博场馆的沉浸式体验。”吴侃在解码沉浸式戏剧之后兴致勃勃地说。

像吴侃和她的朋友们这般热衷于沉浸式体验的年轻人还有很多。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品质追求和互动诉求更高,更愿意接触新鲜事物,以寻求情感认同。

一直以来,公共文化服务都给人以年轻态稍显薄弱、年轻化服务相对短缺的固有印象,新时期,随着沉浸式体验产品和服务的涌现,作为公共服务主要阵地的文化场馆有望成为吸引新生代群体的打卡点和聚集地,真正激发青年文化活力。而公共服务领域的沉浸式业态,也能在青年的参与中结出新的硕果,产生更大影响力,进一步拓宽服务边界。

新资源:社会力量争相入场

日前,中国文化馆协会“沉浸式文化委员会”(简称“沉浸式专委会”)正式成立。这一文化馆行业洞察社会文化发展、着力开拓新局面的创新实践,更新的不仅仅是业界对全民美育的深层认知,也吸引了优质社会力量的关注和参与。

作为沉浸式专委会联合发起单位的代表,四川省成都市文化馆、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江苏省张家港市文化馆、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文化馆已按各自规划开启沉浸式空间改造、产品设计、人才培养及展陈布局等各项工作。

“在我国,沉浸式相关产品需求量大,相关产业发展基础好、前景广阔,以剧本杀为代表之一,沉浸式文化产品具有轻资产重运营的特点,非常便于植入公共文化服务场景。同时,公共文化服务的群众基数大、覆盖范围广,反馈上来的文化需求多元,非常适合新技术转化应用和新产品推广。更重要的是,两者在输出文化价值方面高度契合,非常适合联动创新。”中国文化馆协会沉浸式文化委员会秘书长、副主任委员徐鹰分析,通过挖掘各地的文旅资源优势,沉浸式体验产品的内容源更有保障,新技术、新形式、新要素得以高速融合,创造新的文化场景,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塑造新的文化风尚。

沉浸式体验大大改变了传统的观演关系,通过增加感官维度触动情感开关,具有更强的代入感和参与性。“沉浸式空间和产品的开发要注重沉浸度的把握,结合不同的展示内容和群体特点,匹配不同的沉浸模式,带领人们进入故事情景,甚而成为故事的书写者,让人们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文化的力量,边体验边学习。”在徐鹰看来,沉浸式产品和服务首先要把握好价值导向,坚持用户思维,用美的体验培养美的习惯、提升美的享受,充盈美好生活。

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徐鹰认为,沉浸式体验产品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投放,对于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将促使沉浸式文化资源找到新的切入点,催生新的沉浸式文化空间。“需要注意的是,相关产品运营体系的搭建,既要保证文化场馆内的沉浸式体验为公众服务,又不影响沉浸式产品进入市场后的流通。要达到平衡,需要社会力量拥有跨界运营的能力和更开阔的视野。”徐鹰指出。

新使命:触发全民美育的裂变效应

我国全民艺术普及旨在使艺术融入日常生活,使生活更具审美品位。以打造“城乡居民的终身美育学校”为目标,各级文化馆使命重大。

近几年,各地都注重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也打造出一批离群众近、满足群众需求、受群众喜爱的新空间。现阶段,新空间的内容和运营成为新的侧重点,这为沉浸式体验产品的落地提供了机遇。不少公共文化场馆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以沉浸式产品为吸引,建立更强的群众黏性,强化全民艺术普及的功能,树立新的服务品牌。

业界专家判断,抓住发展红利期,文化馆有望成为最新最好沉浸式产品的孵化和展示基地,成为区域文化的体验基地,成为以沉浸式升级全民艺术普及的学习基地,引领群众因一种感受爱上一个空间,因一个空间爱上一座馆,因一座馆爱上一座城,打开新的文化之门。

当下,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要打造沉浸式“爆款”,更需下苦功、使巧劲,在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总体路径中,最大限度聚拢优势资源。

公众对沉浸感的需求是文化体验翻新的动力,各类数字技术和信息传输手段为其提供了良好基础。当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能够输出良好的沉浸式文化体验时,会迅速圈定新的受众群体,引发连锁效应。无论是数字化的飞跃式进步,还是全民艺术普及提档升级的现实需要,公共文化服务都已做好准备,向“沉浸式体验”进发。

热点篇

沉浸式体验激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力

中国文化报实习记者 张欣

近年来,沉浸式体验以游戏性、互动性、参与性等多元属性,备受广大文旅爱好者尤其是年轻人青睐,成为文化市场新热点,也为公共文化服务带来诸多启示。

沉浸式体验往往依托特定空间氛围的营造,通过细化空间布局、精心安排视角、设置微景观等方式,让观众在不同环境中领略不同风貌,进而参与互动;或是创造条件让观众自由选择空间动线,边走边融入各种动态展示。

“在公共文化空间中,沉浸式设计刺激了观众的感觉,触发了人们对场所的回忆和理解。”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卜希霆以沉浸式戏剧为例,认为其打破了戏剧表演的“第四面墙”,在缩减观演直线距离的同时,也将观演空间的地位凸显出来,发挥观者对空间支配的主观能动性,让观者更好地介入剧本、情节与表演,拓宽了剧本解读方式的多样性。

然而,要立足公共服务,实现沉浸式戏剧与区域文化的耦合,卜希霆认为,要找到人文特点与时代趋势的匹配之处,要注重新形式与旧内涵之间的融合。

上海的红色主题沉浸式戏剧《思南路上的枪声——向着光明前行》,以周公馆为真实历史现场,以周公馆所辖两栋建筑的展陈和办公空间为“舞台”,以扎实可靠的历史事件为背景,以真实历史人物为角色设定,以悬疑推理为主基调,深度融合戏剧表演、剧本杀和沉浸式互动体验等艺术手段展开剧目表演。在这里,观众将被分为工商组、民主组、文艺组、妇女组、记者组5个组别,以各自的身份沉浸式参与一场周公馆内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亲眼看见革命者的奋斗与牺牲,让观众以主动学习者的姿态,感受红色革命精神的无穷力量。

将高质量数字化科技手段运用到展览展示展演中,将历史的厚重感与前沿投影技术的科技感巧妙融合,位于江苏扬州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以“实体体验+虚拟体验”“科技+艺术+文化”以及构建游戏型教育展览等理念,融入差异化数字技术,激活馆藏资源,营造出展览的“沉浸”氛围。该馆的“河之恋”主题展,调动声、光、电、形、色等要素,以“水”“运”“诗”“画”4个篇章,彰显运河之大美,阐释中国大运河文化。其中,“运河上的舟楫”以实体体验结合数字多媒体虚拟体验的方式,讲述大运河舟楫的演变、舟楫的类型等相关知识与故事,展示大运河舟楫带来的南北文化融合与古今美好生活。

江苏省苏州第二图书馆把智能技术与时下当红的沉浸式体验相结合,打造了面向公众的沉浸式智能借阅体验、面向儿童的沉浸式智能学习体验,以及音乐、数字、设计等一系列沉浸式新型智能复合型公共文化体验空间,以智能窗口展示屏即时公布馆藏资源分布、借阅量、新书推荐、热搜榜、到馆人次、总分馆地图、公众号等讯息。此外,阅览室内的智能AI机器人通过语音互动,能让公众自主完成借阅流程。对此,卜希霆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正处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期,不能只是被动使用已经出现的新技术,要从技术引进、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服务架构等多层面系统布局,制定前瞻性的全局战略。未来,公共图书馆要紧跟国家战略,更积极地参与到高科技智能产品应用深度和广度的发展中来,才能在数实融合的新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在城市更新、文旅融合、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等政策驱动下,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成为沉浸式体验的重要载体。在大型城市文化空间规划内,众多以街区、社区为单位的公共文化空间营造也颇具沉浸式体验打造潜能。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社区文化空间围绕西安当地文化,融合文博展览、文创影像等新兴业态开办了大量优质的城市文化空间,其中的西安城市影像博物馆,通过收集和整理西安本地的照片、书籍、文创、电影广告片等资料,让游客参与到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营造过程中,也让市民在延续城市记忆中获得充沛的身份认同与沉浸感。

从空间形态置换、人文情感营造、历史文脉延续等角度出发,沉浸式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及沉浸式文化产品的创造更新,让形态各异的文化艺术内容都有机会借助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活跃在城乡中。

难点篇

公共文化服务正在解“沉浸式”这道难题

中国文化报记者 王彬

尽管乘着高新技术的快轨,沉浸式文旅服务飞速发展。但几乎无人否认,要达到沉浸真的很难。由于对呈现手段、资金条件、空间布局要求较高,相关沉浸式产品往往需要较长的研发和运行周期。在我国,堪称现象级的沉浸式文旅产品屈指可数,技术与内容远未达成同步适配。相对而言,整个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对于“沉浸式”的探索更是处于初级阶段。记者采访了诸多文旅公共服务从业者和社会机构,从他们的困惑中,大致能分析出业界对“沉浸式”之难的看法。

“沉浸式服务是什么概念,沉浸式产品长什么样?”在充分认同沉浸式体验的前提下,部分文化和旅游相关部门管理者坦言很难想象沉浸式公共服务的具体样貌,并发出疑问:是否加一个新业态或建一个新平台就能拿到“沉浸式”的入场券?数字化和沉浸式如何区分?不少业界资深人士认为,沉浸式体验的是文化,感知的是神韵,触发的是兴趣。从这个层面来看,简单的数字化呈现并不能创造出新体验。

“哪里有更好的沉浸式设备?”打造沉浸式体验,不少文化场馆普遍认为技术是重要条件。然而,现阶段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在沉浸式体验上的服务积淀尚未进入量变到质变的转化阶段。公共文化场馆和旅游服务中心的数字设备想要支撑更加复合多元的沉浸式体验,急需解决技术落地转化的问题。

“除了技术支撑,内容创新也不容忽视。”许多公共文化服务从业者认为,文旅公共服务中的沉浸体验内容尤为重要。公共文化场馆如何发挥资源优势、激发文化创意活力,打造适合大众参与、全龄互动、文化服务属性强的沉浸式体验产品,是值得探索和发力的重要方面。

“沉浸式服务用在哪儿?”一些从业者对沉浸式体验的使用场景还有诸多顾虑,难以判断“沉浸式”如何才能真正满足群众多元精神文化需求。鉴于沉浸式服务通常与空间紧密绑定的情况,相关体验需要特定空间,而文化场馆完全改造成适合沉浸式体验的条件,显然是个大工程。全面铺开还是局部发力仍然需要理性考量。

“现代人的文化需求变化快,沉浸式体验的上新速度能跟得上吗?”公共服务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目标。在全息投影、VR、AR、MR等技术对现代人而言并不陌生的今天,沉浸式体验的更新速度能否跟上需求速度,尤其是能否完成从体验走向沉浸、从沉浸走向感知的转化,一线文化工作者对此仍有一串大大的问号。

“相关人才怎样培养?”更多从业者苦于复合型的人才缺口大,人才培养摸不到重点。一些从业者认为,要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的沉浸式体验,需要剧本创作、产品策划、数字技术、视听设计、运营管理、空间建设等跨领域跨行业人才,尤其缺乏文化想象力、逻辑思维力、技术应用力兼具的复合型人才。不难想象,公共服务领域沉浸式业态的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始终是影响沉浸式相关体验项目突破发展的关键因素。

从服务提供者和相关管理者的角度,沉浸式体验是一道难题。对于社会力量,要实现沉浸式体验,同样难点不少。许多深耕沉浸式文旅服务的从业者向记者分享了思考结论,普遍认为沉浸式体验如果没有产品和服务,只有设备和空间,意义不大。现在的沉浸式体验产品本就数量不多,质量还参差不齐,有的看似外观华丽,实则内容空洞;有的形式粗糙简单,短期内有吸睛作用,却容易流于体验,难于沉浸,导致后劲不足,难以为继。

标签: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