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点 > 正文

听非遗讲故事|锔艺:从锔锅锔碗到锔“艺术”

2023-06-10 16:43:11来源:新华社  

找碴、清理、制钉、打孔、补漏……在位于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竹岛街道的吉呈轩锔工坊,伴随着“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一件破损的清代瓷盘在耿海胜手中“破镜重圆”。

工作室里,山东省非遗传统锔艺项目传承人耿海胜正在修补瓷器。(威海市委宣传部张军 摄)


(资料图)

锔艺,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手艺。匠人们通过找碴对缝、定位点记、打孔锔钉等环节,让一件件破损的瓷器恢复原貌,再次绽放艺术魅力。

“这是金刚钻,把它绕到拉弓的弦上,然后拉弓,就可以在要修补的瓷器上打洞。”作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锔艺项目传承人,耿海胜近期又忙着对接一支25名小学生组成的研学游团队,向学生们教授修补技艺。

锔艺早在唐代就有记载,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这门手艺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锔匠也是当年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匠人之一。

锔匠耿海胜正在修补瓷器。(新华社记者杨文 摄)

“胶东这边为什么锔匠这么多?因为咱当地交通不发达,瓷器不太容易运输,摔了以后基本都要去修理。”耿海胜介绍,自己的爷爷、父亲都是锔匠,耳濡目染让他也爱上了这项纯手工技艺。“不用胶水,仅靠几枚锔钉,就能把破损且易碎的陶瓷器修补得滴水不漏,是这项技艺传承千年的关键。”他说。

一件修补好的锔艺物品。(新华社记者杨文 摄)

工作20多年来,耿海胜将锔艺传统技艺操练得炉火纯青,还掌握了“膛内锔”。

“‘膛内锔’是从器物内部向外锔,平常都是从外向内锔。随着时代变迁,锔艺也从简单修补,转向珍贵古瓷器、紫砂等古董文玩的修复,也考验锔匠的技术和审美。”耿海胜说。

记者在耿海胜的工作室看到,一个风干后的葫芦,经过锔艺加工后,变身“葫芦茶壶”,成为颇具特色的“潮品”。

耿海胜正在展示修补好的物品。(新华社记者杨文 摄)

“随着时代发展,这种传统非遗必须创新,不断发展工艺和丰富衍生品,才能让更多人了解、更好去传承。”耿海胜说,近年来他创新了多款实用和美观的锔艺文创产品,并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让传统锔艺走出封闭的工坊,让年轻人认识锔艺、喜欢锔艺。

传统锔艺,不仅仅有修复的功能,也有美学和艺术价值,传递尚俭的美德。2016年,耿海胜将传统锔艺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传统手艺焕发了新活力。

耿海胜说,他前后带了200多个徒弟,并和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大学等建立校企合作。当地街道还结合耿海胜等人的工作室,打造新型公益文化空间,展示威海本地民俗文化。

耿海胜在给研学游的学生上课。(受访者供图)

“现在,我们这里成了年轻人的‘打卡’地,每年平均接待游客15000人次以上。”耿海胜说。

据了解,目前环翠区将锔艺等44个项目列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从抓实非遗双创发展入手,出台扶持政策激励传承人创新创造,推进非遗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助力各非遗项目传承发展。

记者:杨文

编辑:李争艳、刘祯

标签: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