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点 > 正文

“这部剧具有疗愈功能,每个人都能找到共鸣”

2023-07-31 14:45:29来源:羊城晚报  

“这部剧具有疗愈功能,每个人都能找到共鸣”(主题)


【资料图】

羊城晚报记者 龚卫锋 实习生 钟逸程

2006年,李泓良因出演《士兵突击》中的马小帅一角正式进入演艺圈。之后,他接连出演了康洪雷执导的电视剧《推拿》《我的团长我的团》《我们的法兰西岁月》,逐渐打开戏路。这次,李泓良再度与康洪雷合作,出演年代民族剧《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该剧由李泓良、德姬、斯琴高娃、涂们、塔娜花日、阿云嘎、斯力更等主演,正在央视八套、腾讯视频、爱奇艺等平台热播。剧中莫家四兄妹响应“扎根草原,建设边疆”号召,从南京相继来到内蒙古草原与牧民一起学习、生活。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粗砺成长,用自己的青春和才能回馈草原,草原也以博大胸怀接纳他们。

为何要拍这部戏?导演康洪雷直言:“从我二十多岁走进这一行开始,没有一刻不想拍一部关于内蒙古的戏。”为何要演这部戏?男主角李泓良近日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角色没有主角光环,他是一个鲜活的、复杂的、真正的人。”

角色

莫成名不是传统男主角,他的成长跟随时代变化

在《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开拍前十个月,李泓良就拿到了第一稿剧本。他在这部剧正式开拍拿到第六稿剧本时,角色莫成名已变得丰满立体:“莫成名是一个有血有肉、多棱镜式的人。他没有主角光环,也不具备始终积极向上的传统男主角形象。受原生家庭的影响,他有不少阴暗面。”

剧中,莫成名家中排行老二,从小学习大提琴,因音乐学院停止招生而整日浑浑噩噩,下乡到内蒙古达瓦大队后,通过奋斗成长为达瓦草原众所周知的知青榜样。李泓良用“丧”“涅槃重生”“弄潮儿”来形容莫成名的性格演变。他解释:“在南京时期,他整日垂头丧气,给人的感觉永远是全世界都欠他的。理想受阻、家庭矛盾激增、生活困难让莫成名产生‘逃离’这座城市的想法。”

内蒙古是该剧的主要取景地,莫成名成长的关键时期发生在这里。“当他和草原刚接触时,身上还带着南京时期的阴郁、消极,但战友、恋人的出现一点点感染着他,广阔的草原融化他冰冷坚硬的心,牧民的包容也令其性格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李泓良分析,莫成名的转变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身上出现了阳光积极的气息,也开始相信人可以有另一种活法。莫成名在爱的包围下迎来涅槃重生,但他的成熟同时伴随着亲人、朋友、战友的离去。”

莫成名这个人物成长的第三阶段是成为时代弄潮儿。李泓良举例道,莫成名从战友宁安身上看到了信念的力量,他便身体力行,扎根草原、建设边疆。爱人杭拉对他的爱与呵护、蒙汉民族之间的碰撞与融合,也让莫成名对生命有了新的期待。李泓良感受到莫成名在变化中成长——从一名失意的学生到意气风发建设草原的青年,从与恋人杭拉青涩的相处到承担家庭责任的顶梁柱,再到最后成为大刀阔斧改革、下海乘风破浪的“弄潮儿”。李泓良说:“他跟随生命中的每个大事件以及时代浪潮而变化。最终,莫成名像草原上奔驰的骏马,奔向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表演

康洪雷导演是一面镜子,照见我的不足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采用宏大叙事,剧集故事从20世纪60年代拍到了21世纪初。作为男主角,李泓良戏份吃重,多达700场戏。为了充分还原人物特征,他不仅学习大提琴、马头琴,还学习蒙语、南京话和粤语。李泓良用煎熬、痛苦形容学习的过程。

当时,李泓良买了一把大提琴,找了老师学了十个月。当主创觉得他已经有大提琴基础,可以学习马头琴时,李泓良蒙了:“马头琴的所有手位都与大提琴相反,必须从头学。我并没获得学乐器‘一样通、百样通’的快乐。”学习新语言的过程同样如此。李泓良跟着录音不断练习蒙语,当他觉得已经模仿到位时,老师还是挑出了错误,“蒙语老师重新念了一遍,我也听不出自己错在哪里,只能反复尝试”。

康洪雷是知名导演,也是李泓良的伯乐,在这次拍摄中给他提了不少建议。李泓良十分感激:“我原本为角色做了一些眼神、手势、声音等方面的表演设计,但康导总会把我的人为设计抹去,让我不要刻意演,不要咬文嚼字。”李泓良举例,很多导演会要求演员吐字清晰,所以,为了让南京话听起来更地道,他会比较生硬地强化语调、发音,但康洪雷导演会要求李泓良模糊处理方言发音,“这样能让我自然地表现人物语气、神态和情绪”。

尽管已同康洪雷有过多次合作,这次的搭档,依然能让李泓良通过康洪雷这面镜子,照见自己的不足:“我在片场经常和导演开玩笑说,我们聚到一起就争执,争100次能不能让我对一次?不过后来一看成片,导演的确每次都对。”李泓良感慨,自己一直在磨平棱角,希望能在发现缺点、修正表演的过程中获得成长:“除了导演在表演设计上的启发,同剧组里的资深演员、老艺术家相比,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稚嫩,边拍戏边向他们学习,受益良多。”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选择在呼和浩特取景,壮阔秀美的草原背后,也有自然环境的挑战。李泓良回忆,莫成名的好友宁安之死发生在水井里。11月的内蒙古,剧组挖了一条3米深的沟,里面灌满凉水,“我穿着棉袄进去拍摄,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刺骨的冷”。为了拍摄暴风雪戏份,在降雪较少的情况下,剧组用了大量鼓风机和塑料片营造大雪效果。李泓良说:“每次说台词都会被塑料片卡到嗓子,不光是说不了话,有时候甚至无法呼吸。”

主旨

你会跟着默默流泪,也可能会心一笑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追求自然、真实还原六十年前的草原风貌。小到牧人手里的皮鞭、生活服饰,大到草原景色的还原,服化道部门在短时间内加工,让它们符合时代特色。李泓良说:“很多道具都做出了包浆效果。”

除了外在硬件具备草原特色,人物呈现也要跟随时代与地域风貌走。谈及剧中蒙古族人与汉族人的爱情戏时,李泓良说:“我原本站在现代都市人的角度去思考角色间的关系,认为恋人在不同地方工作,他们的爱情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康导告诉我,那时候的人更加纯粹,这一瞬间,我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汇聚了斯琴高娃、涂们、塔娜花日、阿云嘎等来自内蒙古的演员。与他们合作,李泓良感触颇深:“在剧组里,我都不好意思绕着弯与斯琴高娃老师、涂门老师对话。有时,我们想法太多,他们则喜欢直来直往,喜欢一眼能看清楚的东西,他们也希望你一句话能把事情说清楚。这是草原对他们性格的塑造。”

以莫成名为代表的建设者们在奋斗中履行扎根草原、建设边疆的诺言,信仰和理想支撑他们在草原上挥洒青春与汗水,寻找自我。在草原的蓝天白云下拍过戏的李泓良始终相信,草原与人的力量融合能结出丰硕果实,“这部剧真实还原了当年一大批知青满怀信仰,践行誓言的史诗历程。那时的他们,拥有把祖国边疆建设得更美好的理想。草原的生命力则给予他们力量,将理想变为现实”。

在李泓良看来,没有单一的词语能准确概括这部剧传递的精神。“在观看这部剧的过程中,观众一定会被草原上的这群人感动。”李泓良认为,无论是家长里短还是大是大非,每名观众都能在每个鲜活的角色里找到共鸣,“这部剧和这群人都有疗愈功能。你会跟着默默流泪,也可能会心一笑”。

标签: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