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点 > 正文

技术会过时,故事永经典

2023-08-01 09:33:55来源:天津日报  

──访电影《封神第一部》导演乌尔善(副题)


(资料图片)

目前,已上映11天的电影《封神第一部》票房突破11亿元,网络评分7.7,观众满意度调查84.4分。这部影片于2014年项目启动,花费5年写剧本、项目筹备,2018年开拍,今年暑期档上映,备受业界与观众关注。此次上映遭遇了网友“冰火两重天”的评价,故事的改编及对这一经典神话小说的现代解读得到了观众首肯,但片中展现的特效成为短板。为此,记者采访了该片导演乌尔善。

用现代人眼光重新解读经典

记者:《封神演义》作为中国观众熟悉的神话小说,您是如何改编这一经典故事的?这个故事要拍3部电影,您是如何构架的?

乌尔善:这部影片改编自《封神演义》以及《武王伐纣平话》,剧组花了5年改写剧本,就是要用现代人的眼光重新解读。

我们的故事以姜子牙为切入点,展现他面临的两个问题:谁是真正的天下共主?要把封神榜交给谁?这也成为故事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

主线推动剧情时,故事展现了有关人性的探讨主题:能开封神榜的这个人在获得无上的权力与荣耀后,是不是真能为天下苍生谋福利。在与编剧们多次交流后,我们将这个主题深化,进行了创新改编。《封神第一部》讲述纣王无道、诸侯反朝歌,是一个觉醒故事;第二部是姬发保卫家园和英雄成长的故事;第三部才是武王伐纣,然后封神,形成三部曲的构架。

记者:《封神演义》的故事,既有传统的戏曲、曲艺形式,也曾多次被拍成影视剧,您这次再拍《封神三部曲》用意何在?

乌尔善:每个时代讲封神故事,都会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我们都要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进行追溯、提炼和创新表达。利用电影重新认识我们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基因的根源,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封神演义》中设定的人、妖、神的体系,折射了中国人古老的价值观,我们剔除了原著中有关封建迷信等糟粕,提取了对正义、善良和家庭伦理的讨论,这是中国人的价值核心。纣王是反伦理的,弑父杀兄,要把身边的大臣,甚至自己的孩子都杀掉,目的是实现权力的垄断;姬昌的家庭则完全恪守伦理,父亲可以为儿子牺牲,儿子也可以为救父亲而牺牲。这个故事突出了伦理的讲述,贯穿了《封神三部曲》最核心的部分。

大胆起用新人

记者:《封神三部曲》的“质子旅”成员以及妲己的扮演者都起用了新人,为何没有邀请观众熟悉的明星?

乌尔善:20岁上下、身材魁梧高大的男演员并不好找,况且要在两年中不能离组,因此我们没有邀请流量明星,而是挑选素人担纲。于适、陈牧驰等几位“质子旅”成员首先进行专业表演训练,然后是学习角色所需的马术、格斗、射箭、礼仪、鼓乐等课程,让他们融入所饰角色的生活里,成为一名真正的古代战士。

特效短板成遗憾

记者:近年来,以《流浪地球》为代表的科幻片在特效方面取得长足进步,而您的新片在这方面却存在不足,这个短板是如何造成的?

乌尔善:电影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对于《封神第一部》来说,一部拍摄于5年前的作品,尽管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特效技术,也难免给人过时的感觉。

《封神第一部》中的视效镜头有1700个,随着剧情展开,第二、第三部里会更多,呈现出的效果会更好。此外,我们在剧本策划阶段便决定在视觉呈现方面以实拍为主,真实展示冷兵器战争的场面。片中呈现出的巨型抛石车击碎城墙,士兵们摔倒在箭雨阵中等画面,将古代冷兵器战争真实再现出来,让观众有震撼的观影体验。

标签: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